首页

第一次找长春楠楠女王现实

时间:2025-05-23 06:11:54 作者:2025全球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在广州开幕 浏览量:98993

  5月6日上午,全球最大的恐爪龙足迹“福建足迹”新闻发布会在福建博物院举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领衔的中外科学家团队宣布:在福建龙岩上杭龙翔恐龙足迹群发现的大型恐爪龙类恐龙足迹,是已知全球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其中5个足迹平均长约36.4厘米,宽16.9厘米。研究人员为此建立新的足迹属种,名为“英良福建足迹”。

  恐爪龙是一类生活于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的肉食性或杂食性兽脚类恐龙。它们身披羽毛,后足的第二趾有巨型镰刀状爪趾,被称为“杀戮爪”,行进时会在地上留下二趾型足印。

  2020年11月,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组成联合科考队,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龙翔大道附近发现大规模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经过几年来的研究,目前团队已在此发现大型蜥脚类、鸟脚类、兽脚类、二趾型恐爪龙类等至少八种恐龙足迹。其中,二趾型的恐爪龙类足迹共12个,来自于两类恐爪龙。

  据专家介绍,在两种不同的恐爪龙足迹中,较小的形态类型包括一个孤立足迹和一道由5个足迹组成的行迹;而另外一种更加引人注目的大型二趾足迹共有6枚,其中5个足迹组成了一道行迹,足迹平均长约36.4厘米,宽16.9厘米,远超过之前发现的山东驰龙足迹的长度(28.5厘米),是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发现的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

  专家表示,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的正式命名,让它作为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面积最大、多样性最高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有了真正的“科学身份证”。同时,英良福建足迹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恐爪龙类足迹的尺寸范围,显示了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的巨大研究潜力,对于中国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的研究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记者 吴晟炜 部分视频来源 上杭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周驰】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瞄准新“钢需” 湖南娄底硅钢产业链企业产销两旺创新高

4月30日,四川遂宁,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当日,四川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铁(简称“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建设工地主塔和架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无人机照片)

11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942元 下调8个基点

多年来,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积极开展“湄洲妈祖巡天下”系列活动,先后赴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巡安,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增强妈祖文化影响力,增进妈祖文化吸引力,增大妈祖文化走向世界的持续力。(完)

第三对中央赠港大熊猫正式与公众见面 再掀“熊猫热潮”

作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之一,张建文曾于2023年对北京中轴线进行现场考察。如今,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并成为2024北京文化论坛主论坛重要议题之一。

南部战区回应菲方组织所谓“联合空中巡逻”

人民网香港10月31日电(记者陈然)香港机场管理局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31日签订合作备忘录,合作推动国家自主研制的C919飞机在香港国际机场运作及向全球市场推广。

重庆七旬老人制作6000余件标本 打造出家庭“动植物园”

1996年7月29日,我国进行了禁止核试验前最后一次核爆试验。邓稼先和他的继任者们,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的发展,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